盡管“made in china”在全球市場中往往被貼上“廉價、低質”的標簽,但是中國外貿多年持續增長的表現,毫無疑問地證明了中國制造在全球制造業中的綜合優勢。除了我們并不推崇的“廉價原材料”之外,成本優勢、產業鏈優勢、價格優勢等,都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為外貿出口的持續發展提供動力。鑒于此,
珍島海外營銷事業部負責人Dora分享了自己對于中國制造成本的看法:
生產成本優勢
提到中國制造業的成本優勢,我們往往提到廉價勞動力的概念,但這遠不是中國制造成本優勢的全部。除了勞動力成本之外,管理成本、環境成本都在中國相對發達國家的成本優勢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即便是已經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和人才管理的今天,中國相對發達國家的成本優勢依然存在。
生產成本優勢包含以下三點:
1、人口紅利
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中國勞動力廉價的優勢并不是企業主對員工的剝削。勞動力也是一種商品,同樣受市場經濟的供求關系制衡。
人口經濟學中有“人口紅利”的概念,是說當一國人口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齡化加速的同時,少兒撫養比也迅速下降,勞動年齡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達到較高水平之前,將形成一個勞動力資源相對豐富、撫養負擔輕、于經濟發展十分有利的“黃金時期”。
雖然未富先老的社會現狀,讓很多人高呼中國“人口紅利期”已過,但從相關數據來看,中國目前的人口年齡結構依然處在“人口紅利”階段,每年供給的勞動力總量約為1000萬,勞動人口比例較高,保證了經濟增長中的勞動力需求。因此相對于歐美發達國家,包括其他新興市場國家人口老齡化嚴重的現象,中國勞動力充沛的現狀將有助于繼續保持中國制造業勞動力成本具有的比較優勢。
2、管理成本
改革開放30余年,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已經積累了相對發達國家和新興國家而言的種種優勢。相對于發達國家來說,中國制造的人工、辦公環境、財務管理、交通通訊、醫療福利等費用都要低廉得多;而相對于新興的制造業國家,中國已經積累了成熟的生產線及熟練的操作工人,員工的生產效率已經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3、環境成本
盡管中國對環境保護的要求在不斷提升,但是短時間內國內環境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仍需要進一步完善。因此相對于發達國家在產品生成活動中,從資源開采、生產、運輸、使用、回收到處理一整個流程涉及的環境保護相關的高額費用,中國制造業仍將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占據相當明顯的優勢。
產業集群優勢
“競爭戰略之父”邁克爾.波特在《國家競爭優勢》一書中首先提出產業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概念,認為產業集群是在特定領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集中且有相關關聯性的企業、專業化供應商、服務供應商、相關產業的廠商,以及相關的機構(如大學、制定標準化的機構、產業協會等)構成的群體。
企業集群效應的優勢突出表現在以下7個方面:
1、加速成才
產業集群可以加速企業的成長。在產業聚集區域內同類企業的競爭開始凸顯,同質化的產品必然遭遇激烈的比拼。這就要求企業不斷通過自身的發展來提高生存率、創新產品、管理運營模式等,用以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通過這種良性循環,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企業不斷的提升,走上成熟高效的道路。
2、提高效率
在產業集群內,必然出現專業分工的進一步加深,從而通過良好的協作共贏模式,促進產業集群內企業整體效率的提升。以溫州海城的水龍頭為例,一個水龍頭就涉及了十幾種配件及原材料加工的細分行業。如果在這樣一個產業集群內,所有的相關行業都被充分細分,那么企業在尋求上下游產品的過程中就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以提高效率。
3、成本優勢
產業集群能夠降低成本。在空間分布上,產業集群的企業布局相對比較集中,產業配套設施也比較齊全,形成了一個高效的專業化分工協作體系,企業能夠充分利用聚集經濟條件,形成低環境成本、低信息成本和低配套成本等一系列明顯的成本優勢。如果沒有產業集群的優勢,企業完成整套產品的組裝可能就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成本在信息溝通和交通運輸上。
4、集聚效應
產業集群會促使一個企業群體不斷良性循環地壯大。通過成本優勢、效率優勢等特點將會不斷吸引新的相關企業集聚其中。然后進入集群內部進行自我強化與集群強化的良性循環,進而吸引更多的相關企業與單位向該集群聚集,如此產生滾雪球式的良性循環,推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
5、穩定發展
產業集群必定會涉及產品上下游的幾乎所有環節,甚至一些行業相關機構的介入。比如電子商務繁榮的區域會形成電子商務研究院,紡織品繁榮的區域會建立紡織研究所等。然后在產業集群內部,信息高效互通,可以面臨更多的市場機遇,獲得更豐富的市場信息及人才支持,形成良好的互信互利的關系,從而降低市場風險,維持長期穩定。
6、創新空間
制造業中的創新往往是建立在模仿基礎之上的輕微改動或者完善,而不是憑借一些專業人才閉門造車就可以完成。因此,在產業集群內部,由于容易產生專業知識、生產技能、市場信息等方面的累積效應;同時具有眾多相關企業成功、失敗的案例可以參考和借鑒,以及在信息溝通方面可以達到分散型企業所沒有的信息通暢。因此,在產業集群內,企業更容易在不斷的學習成長中進行創新。
7、區域品牌
東莞的電子、浙江的紡織、蘇州的絲綢、廣州的衛浴、丹陽的眼鏡、海寧的皮革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產業集群區。因此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產品采購商,當有產品需求的時候都會優先選擇這些區域進行考察,而不會受到區域內某一家做得好或者差的企業的影響。這就是產業集群的區域品牌價值,這個價值是惠及集群內任何一家企業的,它時刻都在為區域內所有的企業帶來潛在的市場機遇。
作為我國GDP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外貿出口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肩負著提升經濟指數,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歷史重任。這一方面有賴于,中國固有的產業制造成本優勢;另一方面,在互聯網大行其道的今天,我國的外貿產業將越來越依賴于那些擁有國際視野的企業主對于電商趨勢的把握和行業發展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