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是英文Application的簡稱,這個單詞的漢語直譯一般作“適用,應用,運用;申請,請求,申請表格”之意。但時至今日隨著智能手機的流行與普及,其縮寫“APP”已經成為了各類五花八門適用于多種平臺的智能手機第三方應用程序的通用簡稱。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速崛起,智能移動客戶端的日益普及,
APP營銷概念正迅速崛起,成為了諸多網絡營銷手段中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一般特指通過社區、SNS等平臺上運行的應用程序來開展營銷活動,也可以依靠專門定制的APP程序來加以實現。
移動互聯網時代與APP概念的誕生
在2007年1月9日的蘋果Macworld展覽會上,蘋果公司公布了他們當時還被稱為“iPhone運行用OS X”的iPhone OS新一代智能手機操作系統。這便是后來著名的iOS操作系統的前身。
在代iPhone尚未發布的當時,蘋果公司還只算是一家卓越的個人電腦與隨身娛樂設備制造商。在移動電話領域,諾基亞公司與黑莓公司仍舊是移動電話領域當之無愧的霸主。蘋果的各類電子產品雖然設計優秀品質出眾,但是當時還鮮有人能認識到“iPhone運行用OS X”系統的價值。
由于初的響應者寥寥,時任蘋果公司CEO的IT界傳奇人物斯蒂夫·喬布斯被迫親自出馬,憑借個人威望說服了許多大軟件公司以及一大批個人開發者,現行通過開發各類WEB應用程序(WEB APP),來測試當時還處于工程研發階段的“iPhone runs OS X”平臺。
2008年3月6日,經過了一年多醞釀之后,蘋果對外發布了針對其新的智能移動電話OS,即當時的iPhone OS 1.1.4版本(這一系統于2010年更名為iOS)的應用開發包(縮寫為“SDK”)供全世界的開發人員免費下載,以便第三方應用開發人員設計針對iPhone及iPod-Touch的各類應用軟件(APP)。
與上一次的寂靜無聲相反,這一行動引起了業界空前熱烈的反響。6天后的3月12日,蘋果宣布相關應用開發包已經被下載了10萬次。而這個數字在3個月后將達到25萬次。
同年7月11日,蘋果更新iPhone OS 至2.0版本。與2.0版本一起出現的,是集成在系統內的APP Store功能。這一功能將提供各類可供下載的APP給全世界的iPhone用戶選擇并下載。至7月14日,APP Store中可供下載的應用已達800個,下載量達到1千萬次。2009年1月16日,這個數字則被刷新為近1.5萬個應用,有超過5億次下載。
在iPhone崛起之后的2年,蘋果公司又推出了開啟平板電腦時代的個人數字式移動設備iPad。由于其同樣采用蘋果的iOS操作系統(但針對平板電腦的特性進行了優化和改進),所以在其熱賣之后更加速了APP Store內各類APP數量的增長。
2013年1月8日,蘋果宣布,官方應用商店App Store的應用下載量已經突破400億次,其中至少有半數是在2012年內完成的。與此同時,Apple ID的活躍用戶數也達到了5億規模。
iPhone的出現,以其優秀的設備外觀與系統界面設計迅速引發潮流,更是將基于WAP2.0概念的移動互聯網技術通過終端設備的熱賣而迅速推廣。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三國格局
2007年11月5日,谷歌公開展示了其被命名為Android的移動設備操作系統。同日,谷歌公司宣布籌建一個包括34家移動電話制造商、軟件開發商、電信運營商以及芯片制造商,84家硬件制造商、軟件開發商及電信營運商所構成的組織——開放手持設備聯盟(Open Handset Alliance)。這一聯盟將共同支持谷歌發布的Android手機操作系統的不斷改良和升級,并開發與完善其配套的應用軟件。同期,Google以Apache免費開源許可證的授權方式,發布了著名的數字式移動設備操作系統“Android”的源代碼。
盡管起步較晚,但基于操作系統的開源模式以及空前的自由度(比如蘋果公司就不會允許其他公司或者個人發布自己的應下載程序,蘋果的APP Store絕不會提供此類應用上架,而多數深度定制的Android系統都帶有自己的 APP商店系統),使得Android系統得以急起直追。相關配套的APP數量與質量也一直保持著良性增勢。至2012年10月30日,谷歌公司宣布支持其Androil系統的各類應用總數已經突破了70萬大關,追平了強大的對手iOS。
與蘋果和谷歌相比,曾經頂天立地的巨頭微軟公司,雖然在智能手機平臺上擁有巨大的先發優勢,但在后續發展中逐漸被善于概念創新的的蘋果與谷歌趕超。Windows Mobile系列智能移動操作系統一直與諾基亞公司的塞班系統(Symbian)占據著市場份額的大半,但兩者的市場地位均在iOS和Androil異軍突起后相繼隕落。
為了挽回頹勢,2009年2月在巴塞羅那移動世界通信大會上,微軟公司發布了Windows Mobile 6.5,開始和iPhone一樣支持觸多點摸屏幕技術,并且效仿iPhone的App Store模式在WM內增加了“Windows Marketplace”電子市場。到了2010年2月,更干脆公布了新的Windows Phone操作系統計劃,并于當年10月正式發布了Windows Phone操作系統的個版本Windows Phone 7,簡稱WP7,并宣布徹底廢止了舊有的Windows Mobile系列移動設備操作系統。
但相比Android和iOS,WP系統的應用支持一直偏少,系統保有量也相對不足。但微軟憑借其在個人電腦時代的龐大積累和雄厚的資金力量,迅速跟上并占據著移動互聯網操作系統市場的第三把交椅。而其同時具備移動版和個人電腦版的新一代操作系統Windowa 8,正憑借其在市場上20年的積累,快速擴張著用戶群體。
APP對新時代的重新詮釋
如同互聯網啟動了信息新時代那樣,智能移動設備的普及啟動了互聯網時代的新篇章,迅速將互聯網從WEB時代推向WAP的時代。將原本作為互聯網“小小補充”的WAP1.0時代移動互聯網,迅速拓展成可與之分庭抗禮的WAP2.0時代的巨大市場。
什么是移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就是互聯網的末端從相對固定的個人電腦與筆記本電腦。借助WEB2.0概念,向更為便攜和隨身的智能手機等智能移動平臺的延伸。傳統概念上WEB時代的Internet,脫胎于WAP1.0時代,不再受制于移動設備的網絡瀏覽器,而是通過APP這種實質上與個人電腦上的軟件并無區別的東西進行一番全新的包裝,被重新呈現給了所有網民。
所以網絡還是那個網絡,只是更為“移動”;軟件依然是那個軟件,只是現在叫做“APP”。更重要的是,這兩者被一個叫做喬福斯的人整合到了電腦化的移動電話上,于是便成就了“移動互聯網時代”,成為了可以在你生活中的幾乎任意時間伴隨在左右——啟動相關的APP,隨時了解、隨時購物、隨時交互、隨時表達、隨時查詢、隨時娛樂。
伴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的,還有APP營銷概念的出現。
“APP營銷”是個系統性的概念,只是專指基于智能移動平臺上各類APP來展開的營銷手段。從這一點來說,早在個人電腦誕生初期,APP營銷的許多手段就已經出現。例如在互聯網時代之前,各類商家或者企業出于各自的商業目的,會出資編撰一些有趣的或者對電腦用戶來說比較有用的程序,然后通過各種形式提供給電腦用戶。在讓用戶享受實惠的同時,也在有關程序內插入自己的廣告。而相對更高級一些的方式,例如在許多有序程序的開發過程中,相關企業愿意投資使開發小組在內容涉及自身產品的地方添加企業的商標或者logo等等進行廣告宣傳,要么干脆在程序內建通道實現自己的業務。廣大汽車廠商積極贊助的,著名的《極品飛車》系列游戲就是這方面一個很典型的例子。當然,如果脫離了APP這一載體,后者應該被歸納為“游戲營銷”這一范疇。
對于互聯網的誕生于發展,
珍島營銷總裁中國整合網絡營銷專家人趙旭隆曾經一針見血地評述過:“其本質是將已有的東西進行重新包裝和詮釋,以一種新的載體呈現給大家。”這句話用到移動互聯網、APP以及APP營銷方面,依然非常恰當。(未完待續)